ALK“靶”话说|ALK阳性NSCLC基因检测那些事儿
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阳性是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的一种少见突变类型,由于其发病几率低,患者生存期长,因此该突变又有“钻石突变”之称。为深入探讨这一特殊类型NSCLC的诊疗进展,医脉通特设【ALK“靶”话说】专栏,广邀领域内专家学者,从基因检测、靶向药
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阳性是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的一种少见突变类型,由于其发病几率低,患者生存期长,因此该突变又有“钻石突变”之称。为深入探讨这一特殊类型NSCLC的诊疗进展,医脉通特设【ALK“靶”话说】专栏,广邀领域内专家学者,从基因检测、靶向药
巨大的临床需求与极低的市场渗透形成了强烈反差,这背后是临床认知不足、标准化诊疗方案缺失、治疗周期长、患者依从性管理复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如今这一近乎空白的关键领域迎来了破冰时刻——近日,金赛药业宣布与全球脱敏治疗领域的领导者、丹麦百年药企ALK达成战略
9月25日,华鑫表示,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与丹麦ALK公司达成AIT产品合作。金赛药业获ALK 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益,皮下注射剂型已上市,舌下片剂型处Ⅲ期桥接临床研究。 中国是全球最大尘螨脱敏治疗市场,2023年市场总量超11亿,3年复合增速1
目前,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标准治疗之一是用二代ALK靶向药阿来替尼治疗2年。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(WCLC 2025)报道了一项一代ALK靶向药克唑替尼术后辅助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(E4512),研究结果显示辅助化疗+/-放疗后接
肺癌这病,在波兰不管是男是女,都是癌症里头夺走人生命最多的。肺癌类型不少,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最常见,而腺癌又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亚型。肺腺癌这东西,分子特征复杂得很,治疗起来难度不小。不过这些年,靠着分子诊断的靶向治疗,在肺癌治疗上有了不少亮眼的进展。就拿
这项优化ALK抑制剂治疗顺序的模型研究发现,如果将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作为一线药物,有望通过序贯用药让患者的累积无进展生存期(PFS)达到12.3年(147.0个月);而以二代ALK抑制剂为起点的序贯治疗(二代→三代模式),累积PFS则为7.4年(88.4
BRIGHTSTAR研究最终数据重磅发布,为 ALK 阳性 NSCLC 患者带来了超长生存。
中外顶尖肺癌专家齐聚巴塞罗那,共论ALK阳性NSCLC的治疗突破、策略优化及未来方向,为全球临床实践提供了兼具循证依据与实践价值的权威指引。
在肺癌诊疗领域,多学科诊疗(MDT)模式凭借整合多学科专业优势、打破学科壁垒的特点,成为提升复杂肺癌诊疗精准度与患者生存率的关键。8月15日,第五期“肺常守护,北京胸科医院MDT云端护航行动”直播活动如期而至。主持人、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中心钱哲教授介绍,在此前的
ALK阳性肺癌在我国NSCLC患者中约占5.6%[1]。由于该亚型较为罕见且对靶向治疗反应良好,ALK突变被称为肺癌中的“钻石突变”。近年来,随着ALK-TKI的持续迭代,ALK阳性NSCLC的治疗进入精准时代,特别是第三代ALK-TKI洛拉替尼的临床应用,显
2025年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(EHA 2025)于6月12-15日在意大利米兰盛大召开。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,此次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专家、学者及行业领袖,共同探讨血液疾病诊疗与科研成果的最新突破,展望未来趋势。本届EHA年会上,北京高
随着高效、安全性良好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,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已向“慢性病”趋势转化,总生存期(OS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延长是评估治疗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,但绝非是唯一标准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,除需充分考量生存获益外
2025年6月10日16:00-17:00,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、主任医师王慧娟医生,做客《约吧大医生》直播间,给大家科普ALK脑转移与EGFR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热门话题,本期会谈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海报。
在肿瘤治疗领域,多学科诊疗(MDT)模式已成为攻克复杂疑难病例的“金标准”。肺癌的治疗尤其需要多学科协作——从影像的精准判读、病理的明确诊断,再到内科、外科、放疗的综合决策,每一步都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。
在肿瘤治疗领域,多学科诊疗(MDT)模式已成为攻克复杂疑难病例的“金标准”。肺癌的治疗尤其需要多学科协作——从影像的精准判读、病理的明确诊断,再到内科、外科、放疗的综合决策,每一步都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。
2025年6月10日16:00-17:00,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、主任医师王慧娟医生,做客《约吧大医生》直播间,给大家科普ALK脑转移与EGFR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热门话题,本期会谈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海报。
自2007年日本学者团队发现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融合基因(EML4-ALK)[1]起,ALK靶点的研究相继展开。ALK突变又被成为“钻石突变”,过去十多年来,随着ALK-TKI的快速发展与迭代,ALK+ 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。
随着ALK-TKI的迭代与临床管理经验的积累,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,已逐渐进入“慢病化管理”模式。在全新的管理视角下,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保持与改善成为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,确保患者治疗获益的关键。只有生活质量得到保障,患
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发生率约为5%-7%,主要分为融合、点突变、扩增突变三种形式,其中ALK融合是ALK+的NSCLC致癌的主要驱动因素,在NSCLC中,以EML4-ALK融合突变为主。EML4-ALK融合有不同的融合亚型,其中以V1和V3a/